中国云计算市场三派鼎立,混合云成发展常态

作者:智业云 日期:2019-05-10 热度:
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形成了“新三极”——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,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及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。


 56日,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正式发布了《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(2018下半年)跟踪》报告。这份报告清晰显示,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形成了“新三极”格局——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,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及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。

 qngroup001-u571284-1-0-6b732013436540bda31f89adfcf51e1a.jpg

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《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(2018下半年)跟踪》报告显示:

2018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(IaaS/PaaS/SaaS)40亿美元。从市场份额来看,阿里云依旧位居首位,百度智能云和腾讯云都出现了大幅增长。IDC特别提到,2018年百度、浪潮等厂商得力于其强大的研发和生态实力,实现了高达市场平均水平2-8倍的迅猛增长。

 

可以发现,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形成了“新三极”——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,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以及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。

 

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,它们天然就是云服务的提供者和推广者。

 

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做云计算的思路和动力是不一样的——两种不同的风格也被视为是“云”和“端”的战争。不过,互联网云厂商在云的建设上并不落伍,甚至已超出电信运营商和国际巨头。

 

中国电信代表的电信运营商,拥有软硬件的集成能力,还具备本地化服务能力。

 

电信运营商是云服务市场不可忽视的战力,云服务是ToB业务,天然适合电信运营商。运营商企业具有长期服务企业和政府信息化的经验,而且集约化统领电信全网包括IDCCDN等在内的云服务资源。不但拥有软硬件的集成能力,还具备本地化的服务能力,能够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服务。

 

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,他们在帮助中国企业出海,扫除全球化部署的障碍。

 

在国内市场一片红海下,国内企业纷纷在抓住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带来的新机遇,寻找“出海”之路。在法规遵从、全球化部署等种种障碍下,“出海”之路面临更加复杂的背景。AWS为代表的外资厂商在这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。

 

坦率来说,外资厂商未来的市场份额只会越来越低。事实上,中国企业出海这部分云业务也不会算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之内。

 

也就是说,在中国市场,云计算最激烈的战场只有两派,一派是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,一派是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。

 

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发展上的小包袱


电信运营商目前还在号召要依托云平台,进行SaaS化输出,把产品和服务“云化”。对电信运营商企业来说,原本的企业服务业务有部分还未上云,上云一方面需要和内部博弈,一方面也需要说服外部客户。

 

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云计算在细分领域的优势


阿里云在企业网站、电子商务、金融保险等行业掌握主动权。以此为基础深入比较重的工业化场景,例如医疗、工业、航空、电影渲染等等。阿里云具备先发优势,当然不容忽视。

 

腾讯云社交应用、游戏应用、直播应用,在这些领域其话语权很重,由此延展进入金融、O2O、旅游等民生场景。一些消费级互联网公司的云服务产品或会选择腾讯云。

 

百度智能云已经落地农业加工、钢铁、金融、能源、物流、传媒、气象、旅游等多个行业。

 qngroup001-u571284-1-0-d34a492751124c94a1cd039b4900b52c.jpg

云与智能的强融合与混合云成发展常态

 

云与智能的强融合:智能云、云智能已然成为主要公有云服务商的未来战略,不仅体现在组织结构调整上,还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研发上。基于云上一体化的、使用便捷的AI服务能力成为公有云服务商比拼的重要方向。

 

混合云成发展常态:企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、公有云服务商的多元化发展,使得混合云部署、管理和运维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,并对越来越多传统的信息技术服务商、增值开发商等体现出强烈的吸引力。

 

行业探索逐渐落地:虽然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云计算应用已经相对成熟,但广大的非互联网行业对公有云的探索才刚刚开始。阿里、腾讯、华为、百度、浪潮等纷纷结合自身优势,明确了重点行业纵深发展战略,并借力合作生态布局不断拓展细分行业市场。

 


长按关注智业云计算

编辑:智业云计算